措施助力發展天津海關創新服務自貿區,記者從天津海關獲悉,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四年來,天津海關共計推出87項措施,全力支持天津自貿區快速發展。其中全國首創9項,占天津自貿區全部原始創新舉措的34.6%,另有8項措施在全國復制推廣。
據了解,天津海關始終致力于創新監管模式,在全國范圍內創新實施“自主核銷”新型加工貿易監管方式、租賃飛機聯動監管、融資租賃大型設備海關異地監管、簡化國內采購物料登記手續等9項措施,打破關區、部門和業務條線的限制,努力形成集約高效、協調統一的一體化通關格局,為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徑。此外,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海關免費報關機制、國際海關AEO互認制度、引入中介機構開展保稅核查核銷和企業稽查等8項措施受到總署高度認可,在全國復制推廣。目前,由海關總署牽頭的四自一簡、委托加工、簡化進出區管理、開展檢測維修、食品檢驗放行等5項制度已全部在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落地。同時,爭取跨境電商、選擇性征稅、融資租賃、區塊鏈驗證等4項海關總署工作試點在天津落地。
通過不斷創新、復制和推廣自貿試驗區海關制度,天津海關監管服務工作也取得豐碩成果。目前,天津口岸融資租賃業務已成為全國的發展高地,在帶動新興產業發展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天津海關已經與13個海關建立協作機制,打造進口租賃飛機聯動監管新模式,目前東疆保稅港區成為繼愛爾蘭之后世界第二大飛機租賃聚集地,2018年辦理飛機融資租賃276架,國內占比超過80%。
天津海關還全力支持平行進口汽車和跨境電商發展。據統計,2018年全年二線平行進口汽車8.6萬輛,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地位,進口額占全國70%以上。在津落地的大型跨境電商企業從2016年的京東全球購擴充到網易考拉、菜鳥、唯品會、小紅書等國內眾多知名企業,2018年接受跨境電商進口清單申報1960余萬單,同比增長4.25倍。
天津海關的不斷創新還促進了航空產業蓬勃發展,其研發的“航空周轉件RFID”管理系統,將以往48小時的通關周期縮短至10分鐘,使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逐步成為飛機總裝、維修備件國際配送、航空檢測維修等產業聚集區。去年共辦理62架飛機入區手續,辦理航空維修業務422項,貨值9217萬元,同比分別增長96.3%、31.3%。